第一,它的政治民主化過程和其它北歐國家比較起來,是較 為平順且漸近的過程,沒有產生明顯的民主倒退現象。斯堪地維亞模式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廣泛的重視,紛紛對其提出 解釋,希望能從中找出新的啟發思考。第二,在這三個國家中,社民黨的執政時間均十分長,超過 三十年以上,同時其所獲得的政治支持比率也十分高,平均 高達四成以上,(見參考資料)顯示其強大的政治影響力。
第三,最特別的是,瑞典、挪威、丹麥三國的政黨與階級之 間有十分強的聯繫關係,同時各個階級力量所支持的政黨光 譜十分相似,資本家多支持保守主義政黨,小雇主則支持介 於自由與激進間的政黨,工人(特別是藍領工人)則多支持 社民黨。
依照Korpi的說法,斯堪地維亞模式的成功,主要在於社民黨一方 面能夠獲得工人階級的支持,使其在國會中佔有多數,另一方面則是 勞工運動及工會力量的強大,因而得以有效地將社會議題轉化為政治 實踐,以具體的政策加以推行。
因此,在Korpi的概念中,勞工力量乃是斯堪地維亞模式之所以成 功的主要支柱,它不但提供政治支持,使社民黨得以長期執政,同時 也促成了勞資關係的改變,使社會更為平等與團結。
Korpi並從下列指標來說明他的解釋,這些指標是一九四六到七六 年的平均統計值。第一,工人的組織比率分別為瑞典71%、丹麥49%、 挪威46%,在歐洲國家中名列前茅;第二,三國工人支持社民黨的比率 分別為瑞典43%、挪威41%、丹麥39%,若是只看藍領工人時,瑞典的 支持率更是高達七成五以上。
然而,Castels則認為:斯堪地維亞模式之成功,主要是因為社民 黨提出了一套成功的經濟與社會政策,特別是福利政策,藉此進行社 會再分配,而能獲得廣大受雇者的支持,在選舉中獲勝。換言之,他 強調的是:政策結果對於社民黨政治支持的影響程度。
Korpi與Castels的解釋雖有不同,但是對於我們理解斯堪地維亞模 式,均有所助益。以下我們便以瑞典為例進一步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