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安置與重建 > 讓災後重建更貼近自然法則

讓災後重建更貼近自然法則

2009年9月7日

出處:台灣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江慧儀、看守臺灣協會研究員徐銘謙

八八風災彷彿打翻了一個潘朵拉的盒子,盒子裡所有天災的、更多的是人為的問題都跑出來,有的累積許久、有的是新近發生的因素,展現的後果有悲傷的、貪婪的;互助的、也有自私的,交集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內,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接下來的難題是,該先解決哪一個問題?每一個解決方案都有對立面,好像沒有辦法兼顧。比如遷村或撤村與否、發放補助速度與查證難以兼顧、蓋組合屋或搶通路要快又要品質、編列緊急預算但又怕空白授權等等,做或不做都有其困難,從政府到民間,先解決眼前看得到的問題,長遠的國土規劃、公共工程品質、經濟建設選項都太遙遠。互相指責、急就章的重建工作令人憂心,恐又陷入導致此次悲劇的天災人禍循環。

全球暖化導致的極端氣候致使瞬間雨量超大、在山間開闢道路與濫墾濫伐破壞山林地貌、為了南部科學園區發展炸山越域引水、開採砂石疏浚河道導致河流改道沖蝕等,既是上述原因的加總肇禍,那麼除非重建時的解決方案將之納入考慮,否則下次颱風再來,此等災害將成為常態。但是這些問題每一個看來都是大哉問,落實到災民要安頓的迫切需求,似乎就難以產生關連。但實際上,無論硬體或軟體的重建,需能建立在尊重傳統智慧與文化、模仿自然與生態系統運作的法則上,才有能真正逐步邁向解決土壤流失、國土規劃不當、氣候變遷的大問題。以「照顧地球、照顧人與分享多餘」為指導倫理的「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 Design)應用生態學觀點,也許是連結重建個人日常生活秩序與地球環境的關鍵,值得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導入的設計原則。

樸門永續設計是在1974年時,由澳大利亞的比爾‧莫里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所發展出來的。他們有感於環境運動往往僅強調問題,因此提出正面、足以解決問題的行動導向環境運動。其核心觀念在於萬物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設計我們的環境,因此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環境的設計師。而為了追求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類聚落與發展,樸門設計強調我們的社會應該創造高能源效益、模仿生態系、且符合社會公平原則的食物生產系統。例如:一座森林從不用人類的施肥與澆灌,若人類能模仿森林演替的過程,創造一座自我支持的多年生食物森林,就能在不剝屑土地資源的情況下,營造既能照顧土地又能照顧人類所需的系統。在發展或建設人類聚落時,首要原則便是透過「觀察與互動」來了解當地的微氣候條件、季節性風向、水文、土壤、地理地質條件等,同時兼顧使用者的文化、習慣與需求等無形的社會結構來設計一個能夠降低對外來能資源依賴、足以自我支持的人類聚落。大至聚落方位與屋舍的坐落方式、海拔的選擇,小至每一棵樹木、花草與人造環境(房屋、農舍、水塔、棚架…)間的相對位置等,都應考量是否能夠用最小的能源投入,獲致最大的生態效益及產出。

樸門永續設計的哲學是與自然合作,而非對抗自然;是透過長期且縝密的觀察,而非長期缺乏思考的行動;是關心環境系統的所有功能,而非只是一味要求生產;是讓環境系統展現他們自身的演替。因此,在重建的工作上,考量與運用樸門永續設計的原理與原則,透過討論加入多元的意見,結合災民與志工動手做的力量,除了使硬體的重建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且將更具有生態效益,使山林土石恢復穩定,如此將更有機會療癒大地傷口,讓人們得以遠離災害。

安置與重建

  1. 目前沒有任何的評論
  1. 目前還沒有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