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水

台灣民眾黨的創立者


  一九二○年代,是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百家爭鳴的時代,各種意識形態 與派系並存,各自為它的理想而努力。其中,蔣渭水是個代表性人物,出 身醫生的他,他不僅是一位文化啟蒙者,也是位政黨組織者、街頭運動家 、勞工運動的指導者和社會運動家。在他的奔走下,文化協會成立,對台 灣民眾的啟蒙貢獻甚大;在他的領導下,創立了台灣民眾黨並致力勞工運 動,寫下政治社會運動史新的一頁。


年表

紀年 事蹟
1891 二月八日生於宜蘭街。父親是宜蘭地區頗負盛名的相命者。
1899 入私塾,受業於茂才張鏡光。
1906 十六歲才進入公學校。
1910 考進台北醫學院。
1915 台北醫學院畢業,就職於宜蘭醫院內科。
1916 離開宜蘭,到台北大稻埕(現在的延平北路二段)開設大安 醫院,專門診治內科、小兒科、花柳科。。
1917 將經營診所所賺盈餘經營「春風得意樓」(酒樓),結交社 會各階層人士。
1921 參與林獻堂領導的台灣議會設立請願運動。 與其他社會運動人士創立「文化協會」,立志為台灣文化進行啟蒙。 同年,撰寫《臨床講義》。
1922 擬開設文化義塾,教育貧苦兒童,但被台北市役所(市政府 )禁止。同時,也組織「新台灣聯盟」。
1923 在東京成立「台灣議會期成同盟」,這個同盟原先向台北市 警察署申請,但被駁回。於是利用第三次上東京請願的機會,再 提申請,而獲得通過。 台灣總督府對這件事相當憤怒,於是在同年十二月十六日,檢舉 台灣議會運動相關人員,範圍遍及全台,共檢舉九十九人,這就 是史稱的「治警事件」。
1925 因「治警事件」入獄。在初審時,蔣渭水力辯日本治理台灣 政策的缺失,或判無罪。檢察官不服再上訴,終於判刑四個月。
1926 創立文化書局。 文化協會由於路線之爭,興起修改章程的提議。十一月,在霧 峰林家(林獻堂)舉行章程起草委員會,由蔡培火、連塭卿與 蔣渭水三人負責。
1927 文化協會召開臨時理事會,討論修改章程事宜,最後,由連塭 卿提案的「委員長制」獲得通過。起初,蔣渭水支持連塭卿, 但也造成蔡培火退出;其後,蔣主張「總理制」與連的「委員 長制」不和,再告分裂,蔣也退出文協。此為文協的分裂。 退出文協以後,蔣渭水致力於組織政治結社,分別組織台灣自 治會、台灣同盟會、解放協會、台政革新會、台灣民黨。七月 ,正式成立「台灣民眾黨」。這是台灣人的第一個政黨。
1928 二月,成立台灣工友總聯盟,提出多項勞工權利與福利促進的 主張。 七月,舉行台灣民眾黨第二次黨員大會,提出多項抗議日本治 台政策的主張。
1929 十月,舉行台灣民眾黨第三次黨員大會。會中提出黨對階級的 態度是以農工階級為中心勢力。台灣民眾黨漸漸傾向以農工為 主的政黨。 反對阿片(鴉片)新特許運動。
1930 八月,「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這是民眾黨內一些仕紳覺 得黨的路線與其理念逐漸遠離,於是脫離而成立。部分民眾黨 成員也加入,形成跨黨的情況。這種情形受到黨內的批判。
1931 林獻堂、林幼春等人正式宣布辭去民眾黨顧問一職。至此,民 眾黨與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終於分道揚鑣。 四月,民眾黨舉行第四次黨員大會,被日警取締,命令解散, 並且逮捕蔣渭水等十六人,翌日才釋放。 八月五日,逝世於台北醫院。


著作選輯:

開拓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updated:199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