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之旅

藥王廟海安宮接官亭

風神廟西羅殿景福祠

水仙宮石鼎美大厝

前言

  台江內海,一個台南人應該熟悉卻又陌生的名字。它的浩翰之水 曾帶領台南駛入世界舞台;它的興衰史,更是台南繁華富貴的歷程記
錄!

  17世紀荷人以此為據,大興貿易,曾一度躍為海上霸權。台江內 海本為一潟湖、在自然的力量下,不斷地淤塞陸化。海岸線也已退到 今日金華路附近,今日西區過去皆為沼陸,三郊利用這些沼地和水道 開闢五條港,進行另一場活絡繁忙、商賈雜沓的貿易盛會,更成就了
台南在「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首要地位。

  道光三年,台江完全陸化,五條港也嚴重淤積,而且再加上安平 開港通商後,洋行紛立,新式輪船稱霸海洋,三郊更形沒落,經濟大 權旁落洋人手中。到日據時代,殘餘的港道,隱入地下,而失去良港 的台南,亦失去了舞台,洗去鉛華,褪為文化古城,港埠風采不再重
現!

  在許多都巿發展策略中,我們看不到對歷史的適當尊重,所以人 們不停地構築出一座座失去記憶的城巿。人民沒有了和先人對談的媒 介,而成為一群失根的人。而今台南在都巿風貌均質化,庸俗化的風 潮中,應該如何營造屬於自己的都巿風格,這將是大家無可逃脫的責 任!希望透過活動,能讓你我更疼惜咱的台南!

文/李麗萍


+三郊、五條港

  若要了解台南歷史定位,三郊、五條港絕對是一條重要的線索。 自清入台後,府城便成為全台唯一的對外交通孔道。渡台禁令解除後 ,貿易更興,為免惡性競爭便組成「郊」,類似今日商業同業公會的 商團。府城先後發展出北-蘇萬利(專營廈門以北貿易),南郊金永 順(專營廈門以南貿易),糖郊李勝興為代表的三大郊商。它不僅掌 控了府城經濟大權,在宗教,社會,軍事文化各方面都有相當深的影 響力,宛加台南的地下政府一般,締造出三郊輝煌紀錄。五條港更為 經濟、交通、文化演進的重要街道及府城命脈,然而滄海桑田,昔日 榮貴雖已沒入歷史洪流中,但盼望藉著重遊當年五條港,找出台南的
歷史脈絡,以及思考未來的路。

+ 藥王廟

  康熙24年(1685)所建,為清代八廟之一。據傳最早主祀藥王大帝 ,但今日有些爭議。民國五十八年八月,為了開闢協進街,藥王廟中 、後殿被拆,相傳拆廟之日狂風雷雨交作,是神明不滿拆廟之舉也。
今改建成富麗堂皇之貌,幸好廟前古榕依在。

+ 海安宮

  乾隆53年(1788)為欽差大臣福康安偕官兵所建。廟前有港道可通 五條港中最重要的南勢港。主祀天上聖母,曾為台南三郊總部之一。 廟旁今仍存在日月二古井,堪為玩味,可惜舊廟於昭和二十年三月毀
於美軍轟炸,重修後原貌已失。

+ 接官亭

台南市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第三級古蹟
  乾隆41年(1777)蔣元樞所建。從前大陸來台官員,至此下船,接 受本地官員的隆重迎接,並祭拜風神感謝保佑其平安抵達。該亭正面 額款「鯤維永奠」、背面為「鰲柱擎天」為目前台南巿中最雄偉壯麗 的石坊。亭前所舖設的藍色路磚,約略標出昔日南河港港道所在之處

+ 風神廟

台南市民權路三段143巷
  位於接官亭旁,乾隆四年(1739)巡道鄂善所建。本廟奉祀風神爺 ,係司風之神,與航海有關。據傳不幸客死他鄉的大陸來台官員,其 靈柩會停放在風神廟內,等待船期回鄉安葬。本廟亦為清代八廟之一 ,廟內風雷兩神塑像,頗富藝術價值,值得細細欣賞。

+ 西羅殿

台南市和平街90號
  在接官亭之東,主祀廣澤尊王。為泉州府南安縣郭姓移民所建。 廟旁和平街便為南河港,郭姓移民便據此碼頭營生,「做十六歲」的 成人儀式,便是源自於該碼頭的風俗。

 

+ 景福祠

台南市普濟街44號
  建於乾隆15年,主祀福德正神,地當佛頭港港岸,廟前海安路414 巷即為佛頭港港道。廟前牆上有碑記明令:廟前的店屋不可高築過廟 ,否則送官嚴辦,可見景福祠地位之崇高。景福祠為全台南巿唯一列 入古蹟的土地公廟。昔日關帝港,媽祖港、王宮港,於廟前匯集成佛
頭港。

+ 水仙宮

台南市神農街1號
第三級古蹟
  康熙54年(1715)由三郊所創建,主祀水仙尊王五尊(夏禹、寒奡 、項羽、伍員、屈原)。廟內曾有三益堂為其商務中心,廟前商行林 立,巨商櫛比,一度曾為全台貿易中心。二次大戰間,拆除水仙宮後
殿築防空洞,迄今只存前殿。

+ 石鼎美大厝

  為三郊商戶石時榮所建,創於嘉慶十八年(1813)。「鼎美」係其 所開設糖米行號名。石公生前急公好義,曾捐貲創建育嬰堂(今民生 路郭婦產科),救棄嬰性命無數。而其住屋簡樸典雅,原三進大厝,
今儘存前、中二進。


回到台南府城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