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網氏
金馬獎紀錄片導演郭珍弟最新一部劇情片《期末考》,因疫情拖延至8月20日本週五全國放映。台灣永續影展邀請郭導與令方對談,聊聊郭導拍這電影的初衷、遇到的困難、幕後的花絮,以及電影的核心理念……(繼續閱讀)
by 網氏
散播於FB、line、IG等社交媒體上的不實訊息,除了戕害同志人權外,也強化主流媒體在性與性別議題的種種標籤、污名與迷思。我們觀察到,部分強暴案件的報導可說是未審先判,違反刑事訴訟的「無罪推定」原則;性侵當下無反應,稱被害人是「默許」;性私密影像外流的受害者卻遭譏「愛拍還怕被看」;媒體及輿論甚至再現一套「完美被害人」形象,致令被害人多重傷害。我們同時發現,新移民囿於語言及資訊溝通障礙,往往成了假新聞的受害者;能否教養好小孩?單親多被貼上負面標籤;公共托育政策出現「準公共化」,它與家長推崇的優質平價托育差異何在?還有男性可以既溫柔又勇敢嗎?「在宅醫療」能成為長期照顧的一帖良藥?
因而,我們決議將2018年度性/別新聞整理與回顧主題訂為「『假』新聞無所不在」,檢視其對性別人權的影響……(了解更多)
by 網氏
2005年元月出刊的第179期焦點話題,網氏製作了「我的平權婚姻之路」,邀請了多位姊妹分享她們在婚姻路上,性別平權的自我實踐,有姊妹提到,廁所、地板、廚房大多她負責,老公洗衣服,可是要求他洗碗,他不洗,最近她下通牒「他不洗我就不煮」結果這招有效!也有姊妹說,雙方花很多時間在家事分工的溝通上,才能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
隨著雙薪家庭日漸增多,到2014年今天,夫妻間的家務勞動呈現何種樣貌?在8月8日父親節前夕,網氏邀請了老中青三代男性分享他們家事分工的想法。有專職爸爸認為,家庭照顧工作總要有人承擔,不必然是女性才能做得好;也有博士生兼職爸爸認為,男性投入家務勞動,不代表女性便可卸下家事責任,需要夫妻充分運用資源共同分擔;還有雙薪家庭的爸爸說,做家事常常能夠發現家人的小祕密,並認為自許為一家之主的男性們,便不該讓女人獨撐家務;身為兒女如何看待父母的家事分工?為此林立專訪了自己爸爸,發現爸媽未明確溝通家務分工的結果,還是落入男搬運粗重、女烹煮及承擔照顧工作的性別分工窠臼…(閱讀全文)
by 江妙瑩
「罰娼不罰嫖」條款大法官認定違憲後,立法院於11月修改社會秩序維護法,三讀通過「性專區外,娼嫖皆罰」法案。新法公布後,「娼嫖皆罰擠壓弱勢」的言論占據了各大報的社論與評論專欄(請見網氏彙整專區)。警方為搶業績,開始大舉逮捕嫖客,「嫖客現形記」也充斥在媒體的社會新聞上,令人不禁想問這些性消費者真是活該、剝削性工作者、助長人口販運的壓迫者?從性消費者的成長歷程,我們了解到性消費者類型多樣,有的男人性交易,不過是想滿足人類親密感的基本需求。
兩名年約30歲的性消費者Dick、Henry在12月25日(2011年)日日春協會舉辦的「寂寞的青春之歌──年輕性消費者(嫖客)的故事」中分享他們為什麼選擇以性交易作為情慾出口的想法。「嫖」這件事在他們身上反應出何種意涵?這又與他們的成長過程、職場競爭與愛情產生何種關聯?和小姐的互動是種什麼樣的權力關係?在尋求性交易的過程中,他獲得什麼?失去什麼…(閱讀全文)
長期以來,男性堅強、勇敢、主動、理性;女性柔弱、乖巧、被動、感性深植一般人心中,其所形塑的男強女弱性別刻板印象,讓男女的生涯發展產生明顯的職業性別區隔,翻閱歷年大學學測、指考錄取的性別比,我們可以發現男性仍偏理工科,女性則以選擇文史哲為多。
女性在職場上至今仍面臨同工不同酬、懷孕歧視、性騷擾、玻璃天花板(主管升遷以男性為主)等因性別所產生的問題,而男護士、男社工呢?這些職別或許因病患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而備感壓力,或因同事及服務對象以女性為多的緣故,而產生不同的身分處境…(閱讀全文)
by 網氏
最近接連聽到兩位女性朋友訴說,正值45-50歲中壯年的老公罹患了憂鬱症,必須仰賴藥物維持正常生活,其中一位有情緒困擾,每隔一段時間就對妻小毫無理由的大發雷霆,事後又很後悔;另一位則是躁鬱症狀,狂買汽車的結果,五年間換了三輛進口車,荷包大失血,老公依然無法控制自己……
在「男主外、女主內」性別角色分工下,男性大多被歸為屬於公領域工作者,女性則被認為因為能夠生小孩,自然會照顧小孩,於是不論是家務勞動或照顧老少都成為女性的職務,婚後的女性多被要求或期待在家專心相夫教子,由丈夫一肩挑起全家生計的重擔。
家庭暴力防治法自87年6月24日公布以來,已十一週年了,專業人員常常目睹以男性占多數的婚姻暴力加害者,本身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弱勢者,在職場上遭到資方的勞力剝削,或者失業,回到家庭卻不知如何抒發壓力,以致對妻子、小孩施加暴力成為情緒宣洩的出口,極需要專業人員的輔導與協助(閱讀全文)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