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tw on 30 1 月, 2018

by 網氏

環保葬禮可以更溫馨,讓家屬多抒發心中情感。Photo by Mike Labrum on Unsplash

死亡可怕嗎?人的一生未必皆會經歷結婚、生子、生病……卻都逃不過死亡,可是又經常忌諱談論死亡,以致缺乏善終的人生規畫,留下多少遺憾!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兼任講師、台灣死亡咖啡館活動推廣人郭慧娟,過去4年多來,在全台灣舉辦了200多場「死亡咖啡館」座談,與大家一起面對死亡這件事,如何預囑身後事、身後事如何規畫、設計、哪些喪葬流程……談死亡,可以很溫馨,不再是一件令人覺得可怖、禁忌的話題……(閱讀全文)

Continue reading about 環保自然葬成趨勢 新喪葬倫理觀待建立

frontiertw on 22 8 月, 2017

by 網氏

美麗的立陶宛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湖泊一角。胡語芳提供

鼓勵熟齡女性拋棄社會文化的枷鎖,開創生命新格局,長期以來,始終是網氏的目標,我們曾經推出改變,在五十歲左右深熟女與情人節,與妳/你分享中高齡女性繁華多彩的內心世界,與勇於突破自我的壯志。本期的主人翁是於2016年安排了一場環球之旅作為自己60歲生日禮物的胡語芳,與妳/你暢談她96天、壯遊了18個國家後人生轉變的故事。

「獨立自主之路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漸進的」。胡語芳和多數中高齡世代女性有共通的觀念,婚後專心照顧兒女、家庭及侍奉婆家和娘家長輩。孩子成婚後,期待能三代、四代同堂,做個照顧孫兒為己任的阿嬤;不料,事與願違,於是,透過一次次的旅行與書寫,胡語芳與國際Servas交換住宿組織會員的互動,逐漸反思進而鬆綁過往婆婆媽媽角色的框架;針對想以環遊世界實現夢想的熟女,胡語芳也提出中肯的建議與想法……(閱讀全文)

Continue reading about 60歲壯遊18國,自助旅行永不嫌晚

by 邵立宜

《老鷹想飛》紀錄片上映劇照

《老鷹想飛》紀錄片上映劇照

11月初(2015),開拓文教基金會台灣猛禽研究會的邀請下,觀看了「老鷹想飛」公益場次。這部紀錄片集23年影像精華於75分鐘,描述從1991年開始,家住基隆的沈振中老師,追蹤黑鳶(俗稱老鷹)的故事。

基隆海港一直是可以看到成群老鷹飛翔自在的地方,沈老師因地利之便,追蹤到外木山的黑鳶族群,展開當時仍空白一片的黑鳶研究。但獵人的侵擾、快速道路的開發,讓這裡的黑鳶消失殆盡……(閱讀全文)

Continue reading about 今日黑鳶,明日人類──《老鷹想飛》為老鷹請命、立命、護命

frontiertw on 5 6 月, 2015

by 網氏

誠實且相互知意、信任是開展開放式伴侶關係的先決條件。flickr@purplejavatroll CC BY-SA 2.0

誠實且相互知意、信任是開展開放式伴侶關係的先決條件。flickr@purplejavatroll CC BY-SA 2.0

「一個人同時愛兩個人是可以的嗎?忠貞的愛情與性愛自由可能兼得嗎?
開放式關係與多重伴侶關係,就是由一群相愛的同時也可以愛別人的人組成,與偷吃劈腿外遇不同的是,他們彼此對這樣的關係知情且同意,每一組伴侶或情人的狀 況皆不盡相同,開放的界線可能是性關係、是情感或其它部分的親密感,溝通可能費力又複雜,但也可能很輕鬆簡單。這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以上這段文字,看起來是想與「想要開放式關係」的人對話,愛或被愛至少(或以上)有兩個人,另外那個人怎麼想呢?她/他願不願意實行呢?如果不願意的話,怎麼辦呢…(閱讀全文)

Continue reading about 我要發展開放式伴侶關係?

by 網氏

「還我行人路權聯盟」將長久持續運作下去,進行政策遊說監督和公民教育,直到行人路權真正獲得保障為止。還我行人路權聯盟提供

「還我行人路權聯盟」將長久持續運作下去,進行政策遊說監督和公民教育,直到行人路權真正獲得保障為止。還我行人路權聯盟提供

「這是人行道不是車行道,你竟然還叭我,我跟你有仇嗎」、「我們的孩子都在人行道上被『碳』了」、「做路人太屈辱了」……南台灣多個婦女團體聯合組成「還我行人路權聯盟」,訴說在當今行走於街道的處境,並致力倡議行人步行權益與城市空間的友善環境,以及弱勢者、輪椅族的用路權。母性的社會關懷動員,這股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在各地方縣市起而傚尤,進而掀起全國性運動,確保行人的路權?婦運草根力量未曾遠離,需要我們持續努力…(閱讀全文)

Continue reading about 婦運草根力量未曾遠離──記「還我行人路權」運動

frontiertw on 24 9 月, 2013

by 網氏

男孩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由於受到男強女弱的性別刻板觀念影響,從小被教導要競爭、要剛強、要理性,成功為人生唯一目標,卻不被鼓勵要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情緒,如《該隱的封印》兩位作者丹‧金德倫與麥可‧湯普森博士所揭示的,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裡,男孩子是被有系統地遠離情感生活,其力量來自於兩種:一是成人,另外一種則來自於男孩同儕之間的「殘酷文化」,在殘酷文化中,男孩很少被鼓勵,且少有機會去發展熱情、敏感與溫暖等特質。根據案例研究,金德倫與湯普森同時指出,培養情緒表達能力將是為人父母者能給予男孩最珍貴的禮物(Gift)

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教育,讓男性付出多大的代價。Photo by Cuba Gallery

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教育,讓男性付出多大的代價。Photo by Cuba Gallery

若是男孩從小無法培養出情緒表達的能力,或是成長階段,男孩始終處於來自家庭與社會的高度標準下,與自己的內在疏離,金德倫與湯普森認為,男孩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這代價不僅是男孩個體的,也將是整體社會所要付出的成本…(閱讀全文

Continue reading about 男人社群中的自己

frontiertw on 22 3 月, 2013

by 網氏

日本寶谷蕪菁的生產者。圖由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半農半X的生活》出版後,為現代人提供了另一個生命出口,同時這個出口愈形擴大影響更多人,不少人租一塊田,享受自主種稻、種菜的樂趣。

立一、林真夫妻和淑琚是回歸自然的實踐者,她/他們進入菜園,在大自然中領悟生活的哲學。立一、林真說,來菜園才體會到四季的氛圍、理解人的渺小與責任,真正認識食物的滋味;來菜園才了解「自然」不是知識、課本、心情、口號所認知的那樣,其實自然就是生活,就是身邊的一切。淑琚理解到每一畦菜園都是一座「食物森林」,為我們打開理解農事的一扇窗。

儘管每一個人的動機略有不同,但糧食自主意識在全台逐漸升高的今天,世界各地有不少非營利組織開始探討、著手挽救瀕臨滅絕的農作物。本期網氏與妳/你分享2012年南方影展的精選觀摩片《復古食材潮料理》,這是一部關於日本山形縣當地原生種農作物種植與保存的紀錄片,他山之石可攻錯,觀影的亞橋引導我們思考「現代化過程和農業發展的關係」。別錯過了…(閱讀全文

Continue reading about 回歸自然,種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