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江映帆
我是一位陽剛氣質的女同志,關於性別在我身上的討論,最常聽到的是,「你應該不會被歧視吧,我以爲女生帥帥的會有很多人喜歡」,包含我的論文題目《陽剛女運動員的生存策略》的研擬階段,曾被性別前輩老師提點:「會不會這只是你自己的感覺,其他的陽剛女同志運動員沒有被歧視的問題?」
這些疑問,使我開始比對陽剛女同志生命經驗,與現有文獻的落差,搜尋後發現大多數性別友善夥伴真的很支持/很欣賞陽剛女同志,但是否「比較容易」生存,對我來說是一種表面假象……(繼續閱讀)
by 網氏
2020年12月1日下午,日本北海道大學公共政策學院舉辦一場名為「新冠肺炎時代的勞動、福利、社會共聲:非典型勞動者、外國人勞動者、性少數」線上論壇,邀請大學老師及非營利組織工作者來分享日本在 COVID-19 的衝擊之下,勞動條件以及社會福利所遇到的困難及現況。
婦女新知基金會文宣部主任周于萱參與這場線上論壇,除了與日本講者現為北海道大學講師及 HOTPLUS 非營利組織理事藤田孝典、POSSE 非營利組織代表今野晴貴、POSSE 外國人勞動支援中心的岩橋誠進行交流外。于萱同時分享在台灣的觀察……(繼續閱讀)
by 網氏
我們以「COVID-19疫情年下的性別觀察」為2020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主題,共8大議題、12篇文章,關懷疫情衝擊下女性、新住民以及多元性別族群的勞動權益及處境;疫情下長期照顧工作產生哪些機會與困境?諸多攸關兒少、女性人身安全的法制極需立法及修法;小英文總統提出「0-6歲國家養」育兒政策,為何反而造成不利家戶外送托育及女性就業的負面效果?同時,我們還要與妳/你探討同婚週年,需要強化哪些法規制度的保障……(繼續閱讀)
by 杜瑛秋、陳姵妤、鄭筱舢
台灣1998年6月24日通過亞洲第一部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家庭暴力事件終於從私領域跨越到公領域得到國家公權力介入,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而是犯法行為。許多遭受家庭暴力被害人、目睹家暴的兒少,因為家暴法通過可以免於受暴恐懼權益、就學權益、就業權益、庇護居住權益、安全生活權益等權益的保障,加害人也可以獲得輔導的機會和被協助的資源。
每年6月為台灣的家暴防治月,許多活動旨在宣傳家庭暴力防治。婦女救援基金會今年(2020)策劃街頭訪問民眾活動,共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訪問不同年齡層民眾對於家庭暴力相關基本概念問題,第二部分訪問民眾對家暴防治專業人員的看法,我們將影片分三周上傳婦援會官網、FB及粉專,呈現民眾的回應。以下是我們的整理與觀察……(繼續閱讀)
by 網氏
在同婚元年(2019)的6月,我們推出「同婚時代來了,婚不婚?」焦點話題,邀請不同世代女同志暢談面對同婚時代來臨的種種考量。這半年多來,同性配偶對數逐漸攀升,據內政部至9月底的統計,同婚登記共2,155對,女女配占多數,與男男配結婚對數約2比1;同時,有50對同婚伴侶已辦理離婚,其中以男男配的離婚率較高。
「王子與公主結婚,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在校園逐漸重視情感教育下,這句迪士尼動畫的經典台詞逐漸成了「反諷句」,結婚不再與幸福快樂畫上等號,異性配偶如此,那仍然沉浸在同婚專法歡愉氣氛的同性配偶呢?好不容易爭取而來的法律保障,進入婚姻高牆後的她們,如何面對身分轉變後,來自社會與家庭的變局……(了解更多)
by 江妙瑩
2018年2月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與網氏讀者分享〈家庭照顧協議:別讓照顧衝突毀了家的愛〉,首度對外宣布「家庭照顧協議」免費服務試辦計畫,該計畫推行一年多以來,終於有了第一個成功案例,協助求助者婉如(化名)和平地與其他手足溝通完成照顧媽媽的分擔工作,媽媽不僅獲得家人同心的妥善照顧,婉如自此舒緩長期照顧的身心壓力,安心接受癌症醫療……(了解更多)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