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網氏
再過八、九天便是羊年農曆春節了。儘管寒流接連來襲,低溫籠罩各地,但家家戶戶採買年貨、規劃出遊、清潔打掃的腳步未曾停歇,以迎接年節假期。在這 股歡欣等待放長假的氣氛下,承擔家庭照顧責任的照顧者可曾享有同等待遇假期?特別是以中高齡女性為主要的照顧者族群,她們有多少喘息的時間與機會?
台灣社會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速度相當的快,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於1993年開始進入「高齡化國家」,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1%。2012 年老年人口則達到11.2%,約260萬人。又依國發會的推估,2018年我國便成為「高齡國家(老年人口超過14%)」;2025年即進入「超高齡社會 (老年人口超過20%)」,青壯與老年人口比為3.4比1(王舒芸、王品,2014)。學者王舒芸、王品指出,同為高齡化過程,瑞典從1900年高齡人口 占8%,到2000年、歷經100年才翻一倍達到17%,反觀台灣,卻僅以25年、四分之一時間即達到高齡社會,因此長期照顧相關政策的反應速度必得更快…(閱讀全文)
by 白爾雅
有人說,女同志的親密關係可以用「手帕交」來偷渡過關,偶爾帶女朋友回家住,家人也不會起疑的。真的是這樣嗎?
和兄弟姊妹(或其他)合用房間的拉子怎麼辦?一牆之隔該怎麼按奈住呼之欲出的聲響?更何況,有了女朋友真的只會「偶爾」帶回家嗎?在長輩的屋簷下,別說沒 出櫃的要躲藏遮掩,已經出櫃的女同志女兒也不見得自在。有些女同志的戀情發生在離家百里的校園,住在宿舍卻不一定能逃離父權加上異性戀霸權的監視,每次聽 到朋友提起和舍監的偵防戰,總是令人莞爾又唏噓…(閱讀全文)
by 網氏
從12月9日在個人臉書表達參選苗栗立委補選到因性騷擾案、12月25日在強大輿論壓力下宣布退選,短短17天時間,陳為廷的參政之路嘎然而止,也因為陳為廷自爆性騒擾掀起的公領域/私領域、大是/小非、政治改革/性別正義等等論戰,讓性暴力議題、性別權力不對等的討論有機會再度浮出檯面,可惜的是,隨著陳為廷的退選,可以深化討論的性暴力性別議題突然停止,究竟我們從此事件學習了什麼?哪些是追求性別正義者在乎的?
清學大學社會所研究生、捍衛苗栗青年聯盟成員、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曾投入苗栗大埔農民運動反對大埔農地徵收案、反媒體壟斷運動與318攻占立法院行動,還有抗議苗栗縣政府不當徵收農地朝劉政鴻縣長丟鞋砸頭一案,歷經大小街頭抗爭,現今陳為廷已是家喻戶曉的社會運動人士。這樣的公眾人物一旦涉及性騷擾事件,部分人以吳育昇、柯林頓、金恩博士做類比,認為陳個人的道德瑕疵,無損於陳投入政治改革、傳承民主火苗的遠大宏圖,質疑有性騷擾前科為何不能參選,主張大眾應看到陳為民主社會的貢獻予以寬容;我們不禁想問,性騷擾真僅是「摸一下」的私領域問題…(閱讀全文)
by 江妙瑩
高道德社會標準,也是性、性別、階級的雙重標準。
九合一大選落幕後,緊接著,媒體又為了兩則與「性」相關的新聞炒得火熱;一則是本名鄭衍基的阿基師摩鐵會粉絲案;另一則是被媒體封為「太陽花女王」的劉喬 安遭拍攝影片報導援交。媒體報導後,「婉君們(網軍)」各種聲音紛紜雜沓,有人認為阿基師在第一次時間記者會上沒道歉,是硬拗(見 阿基師為何要找熟女?網友Kuso大全);有人認為阿基師將一切責任推給女粉絲沒擔當很自私(見 怒談阿基師上摩鐵! 鄭弘儀狠批「沒有擔當又自私」);眾多討論中,沒人質疑阿基師廚藝的專業形象…(閱讀全文)
by 網氏
從2004年11月1日澳洲政府開放台灣18-30歲年輕人赴澳打工至今屆滿10週年。目前與台灣簽訂打工度假協定除了澳洲、紐西蘭在內共有11個國家,根據外交部統計,2008年申請澳洲打工旅遊簽證為9000多人,在2012-2013年申請數已達35,000多人,女性比男性多,台灣是東亞國家中申請人數最多的國家,赴澳洲打工度假可說是台灣人的首選。
除了英語為其官方語言因素外,另一則是勞動條件優於台灣職場;澳洲法律規定,每小時最低薪資為16.37元澳幣(約台幣434元,依匯率波動而不同),我們在google鍵入關鍵字「澳洲打工度假」,出現了九十餘萬筆資訊,其中不乏為台灣年輕人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分享,,光鮮亮麗的經驗有之,到澳洲打工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廣交異國友人;打工受挫經驗有之,澳洲雇主不愛短期簽證的打工度假族;爭議論點有之,到澳洲打工是當台勞,大家怎麼看…(閱讀全文)
by 網氏
2007年網氏推出「女人是兄弟的提款機?」 焦點話題,與妳/你一起探討在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裡,生為男子身即優先享有家族資源,家境貧窮者,家人往往寄望女性一肩挑起生計重擔,許多女兒因而中斷學 業,承擔起犧牲小我的家庭照顧者角色,乃至成年結婚後,一方面面對來自夫家的生活壓力,另一方面仍然被娘家期待持續承擔兄弟事業的風險;這種對女兒雙綁的 處境,女兒稍有抵抗,動輒對女性貼上「自私」的污名,讓許多姊妹終日為「罪惡感」所綑綁!
時隔7年多,我們發現女性依然被娘家要求扮演「提款機、搖錢樹」的角色,在重男輕女的大環境下,也是隨傳隨到的「情感勞動萬應婆」,女性遭受不公平待遇的 社會處境,改善非常有限。俗話說:「女人何苦難為女人?」面對娘家無止境的要求,我們觀察到女性發展出不同的對應方式,有的選擇與娘家暫時保持距離、有的 選擇據理力爭、有的在怨懟與孝行之間心情百轉千折…(閱讀全文)
by 網氏
中老年拉子在哪裡?這句話很多人問過,包括網氏在內。於是網氏在網海裡搜尋,結果發現老年拉子經常躲在暗角,默默隱藏自己,安然度過那段既政治戒嚴也是同性戀戒嚴的年代。到了今天,同志大遊行舉辦12年了,婚姻平權法案也將在立法院討論,可是中老年拉子的身影依然模糊不清!她們如何走過恐同年代,活在暗處,過著兩種世界的生活?愛的喜悅不能分享,情傷痛苦只能獨吞。在同志婚姻、同性家庭不被認可的社會裡,她們如何建立有孩子(伴侶)的家庭?她們現在的生活又如何?
也有中高齡女同志,察覺自己性傾向與其他人不同,在成長歲月裡,獨自摸索,隱藏自己,壓抑情慾,和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距離,不能太親近,因為有那麼一塊不能/不願被看見,形成人生很大的缺口,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婚姻、家庭、孩子,她們卻是孤獨終老一生。縱有伴侶、孩子,也因沒有合法的婚姻和親屬關係,讓她/他們及其家庭淪為法治社會的次等公民…(閱讀全文)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