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社會對教育的衝擊

鄭國順 中正大學數學系教授;教育部顧問室主任

摘  要

  資訊與通信科技的進步,使聲音、文字、
影像等的傳輸非常快速,這使得授課與學習不
再受特定時間與特定空間的影響,而傳統的學
校、教室、教師與學生上課的模式,受到相當
的衝擊,如何因應,值得深思。

 

  近拾年來,資訊與通信科技進步非常快速,聲音、文字、影像等 都可以經由數位化後輸入電腦,由電腦存儲、處理,快速傳輸,因此 ,我們已可清楚描述未來資訊社會的情景;網路通達每個學校、辦公 室、醫院、家庭....等等,使得下列這些事,不再是人類的夢想,而
是即將實現的事:

  1. 人們可以在家中,透過網路,如人親臨般,漫遊世界各著 名風景區,博物館等(虛擬實境),選讀全球各圖書館的
    典藉,處理辦公室的事情,選購所需要的百貨。
  2. 相隔千里的人,可以進行會議,就如同在同一會議室一般。
  3. 醫師可以相隔千里為病患看診,開處方。
而有關教學方面,我們即將看到:

  1. 教師授課現場(聲音、資料、影像)數位化後存入電腦, 連結到四通八達的通信網路上,想修習這個課程的人,可 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電腦透過網路而修習這門
    課程(課程隨選)。
  2. 教師與學生透過電腦多媒體網路上的教學管理系統,可以 像在教室上課一般互動,只是教師與學生可選擇自己方便
    的時間上電腦(虛擬教室)。
  3. 教師與學生相隔兩地,透過影像、聲音的傳輸,可以即時 、雙向、全動態地授課學習(即時群播遠距教學)。以上
    簡略地描述了資訊社會的一些情景,以及一些教學方式。
  讓我們回到目前傳統的教育,從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學 (高級職業學校)到大專院校,都是把住不同地方的學生與教師集中 起來在一個學校裏,由教師在教室中,面對面地向學生授課、互動。 所以,要學習就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特定的空間裏來完成。由於需 要把很多的學生與教師同時集中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所以學校就需
佔很大的面積,蓋很多的房舍,有很方便的交通系統。

  未來若有了課程隨選,虛擬教室,即時群播遠距教學等方式的教 學,勢將打破時空的限制,而使教學方式多元化,對教育帶來的衝擊
可能非常巨大,譬如說:

  1. 打破時空的限制後,目前佔大面積,蓋多房舍的學校型式
    是否會維持呢?若乃會維持,功能是否會轉變?
  2. 教師授課的對象,可以大大地擴增,因此,對教師質的需 求提高,但對教師量的需求可能就會降低,如此,師資培
    育的政策勢將大幅轉變。
  3. 面對面互動的教學方式,在它無可取代的優點,強調全人 教育的政策目標之下,如何彌補非面對面互動學習方式的
    缺點?
  4. 教育制度的改造必須深刻思考資訊社會所帶來的衝擊。
  以上這些問題,在進入資訊社會的過程中,都值得大家深思,以便
及時提出好的因應策略。

Copyright(c)1996/9/15